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受制矿业巨头 铜冶炼商难为无米之炊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www.usingktv.com 时间:2006-01-01 09:41 来源: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仅电解铜消费量2006年就有可能突破400万吨,但中国电解铜产量大约只有290万吨,每年需要大量的进口来弥补消费的需求。简单来看,中国铜冶炼行业 
似乎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也正是如此,造就了最近两年中国铜冶炼产能的巨大扩张。但在这种快速扩张的繁荣外表下,中国铜冶炼厂的无序竞争和潜在危机正悄然而来。 

  矿产商欢迎“本分”冶炼商 

  “冶炼商和矿产商天生就本应是一体的,我们希望以资本为纽带,比如以风险探矿、股份投入、互相掺股等方式,和海外矿产商建立长期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刘树峰在第三届中国铜研讨会上表示。 

  “根本没有合作的余地!在铜工业中,冶炼商充其不过是被利用的工具而已”,日本泛太平洋铜业公司KitKitazawa在随后发言中一语道破矿产商的经营哲学,“当然,国际矿业巨头也不会刻意去挤跨冶炼商,但是绝不会支付过多的冶炼费用。国际矿业巨头只欢迎那些安守本分,不要求价格分享的冶炼商!” 

  “冶炼商在铜供应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没有它们谁还要你那个破矿石呀!”一参会企业的代表私下抱怨。 

  据介绍,在铜精矿市场受制于国际资本的今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是我国铜冶炼企业的生存现状。加工费(TC/RC)和价格分享(PP)条款被国际矿业巨头刻意打压,严重地挤压了我国冶炼企业的生存空间。 在不久前的铜加工费谈判中,必和必拓不仅大肆压低加工费(TC/RC),而且首次单方面提出取消30多年来矿产商和冶炼厂之间一直存在的价格分享(PP)条款,试图独享高铜价的高额利润。 

  根据最新麦格理商品报告,按照目前的铜加工费谈判结果,2007年TC/RC和价格分享的削减将对冶炼商收入造成至少44%的影响。 

  “现在加工费被压得那么低,PP条款也没有的话,连生产成本都不够。”一业内人士反映。 

  应对资源受制于人 

  根据发改委的调查,目前全国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18个,建设总能力205万吨,是2004年底产能的1.3倍。2007年底中国铜冶炼能力将接近400万吨,而国内铜精矿供应量只有65万吨,超过80%的铜精矿需要从国外采购。 

  据了解,在今年市场铜价暴涨形势下,一些地方受利益驱动,不但不淘汰落后铜冶炼生产能力,还加紧建设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且被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冶炼能力。其中多数项目装备水平很低,地方保护主义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阻力。 

  “许多无视环保政策的小冶炼厂的运转,不但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能源,还使得社会和有关部门对先进工艺水平的大型冶炼厂也产生了高能耗、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错觉,导致有关部门出台打击整个铜行业的政策。”刘树峰认为。 

  另外,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的问题也是困扰我国铜工业的主要问题。 

  刘树峰指出,中国冶炼厂对进口铜精矿依存程度较高,从运输成本来说,应该尽量分布在沿海或者沿江一线,但目前分布在沿江沿海的产能只占总产能的42%。产业布局的不尽合理,成为中国铜冶炼行业成本偏大的原因之一。 

  刘树峰建议,提高行业准入门坎,实施产业重组和升级或许是解决目前困境的良方之一。而培养优势企业,优化贸易政策,积极加入国际竞争,确保铜原料供应,是我国铜冶炼行业合理健康发展的最终道路。  

 
0.244730s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