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技术创新弥补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www.usingktv.com 时间:2006-01-01 10:18 来源:
● 目前,国际中档甚至部分高档有色金属材料市场为我国企业占领。
● 从2004年起至今,有色金属行业共有10类32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 《中国名牌“十一五”培育计划(征求意见稿)》指出,“十一五”期间,预计将有25类有色金属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范围。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此次最新公布的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行业排名中位列第六,得分为82.03。在12个观测变量中,该行业得分较高的变量有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质量损失率、技术改造经费比重等几项。
质量竞争力:提倡技术创新 着力再生制造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高档有色金属材料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记者了解到,目前,国际中档甚至部分高档有色金属材料市场为我国企业占领。这也就解释了该行业在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上得分较高的原因。
经过“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连续4年成为世界有色金属材料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十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总资产是2000年的2.23倍;产品销售收入是2000年的3.71倍;实现利润是2000年的8.2倍;进出口贸易总额扩大了2.27倍。
在有色金属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我国有色金属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已成为铝、铜、锌等原料的最大进口国。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行业健康发展,技术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该行业技术改造比重得分较高也证明了其对技术改造的重视程度。记者了解到,近几年,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先后淘汰了一大批落后的生产工艺,加大了资源开发和原料保障能力,积极发展深加工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有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例如高精铜铝材产品还大量出口海外。
据统s计,2005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出口额达到165亿美元,增长24.4%。同时,出口产品结构明显改变,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比例提高,例如,铝材第一次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能耗较高、附加值偏低的电解铝出口数量则出现明显下降。
近几年来,有色金属工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我国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选矿拜耳法、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等多项自主创新成果,特别是“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还荣获了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除此之外,我国电解铝技术的一些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已将该技术输出到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
有色金属资源匮乏也为再生金属制造业提高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以各种废旧金属为主的再生金属制造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据悉,国家发改委要求,在“十一五”时期,再生铜、铝、铅的产量要分别占到产品总量的35%、25%、30%。
据统计,我国每年进口的废旧金属占全球贸易量的1/3,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进口再生资源最多的国家。在有色金属再生领域,我国也已经自主研发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和加工工艺。2005年,我国再生金属产量已占到有色金属总产量的1/5以上,预计2006年的产量还将比去年增长20%。
品牌竞争力:32个中国名牌 后备力量充足
2004年,有色金属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行列。3年来,有色金属行业共有10类32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而记者在《中国名牌“十一五”培育计划(征求意见稿)》中看到,“十一五”期间,预计将有25类有色金属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范围。这些产品不仅附加值较高,市场需求巨大,而且大部分都是我国有色金属出口的主打产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恭敏认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这些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先进标准生产,建立了现代化的管理和研发体系,开发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品种。它们生产的一些有色金属产品已拥有了良好的国际竞争能力。他认为,有色金属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批具备创中国名牌最基本条件的企业。
行业现状:产量提高 利润增长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105.9%,在39个工业大类中位列第二。 #p#分页标题#e#
2005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大幅提高。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090亿元,同比增长37.09%;实现利税848亿元,同比增长56.41%;实现利润544亿元,同比增长59.27%。
2005年,有色金属全行业主营业务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由2004年的7家增加到9家,实现利润过10亿元的省(区、市)由2004年的11个增加<